第一個 猶太人 來小鎮上開了加油站,
生意很火;
第二個 猶太人來了,發現加油站生意好,
想到加油站的客戶需要吃飯,
所以投資開了個餐館;
第三個 猶太人來了,
想到來小鎮的人多了需要住宿,
於是開了個酒店;
第四個 猶太人
又發現住店的人需要生活用品,
於是開了超市;
從小到大,身邊總有不少鋼彈(GUNDAM)迷,小時候也是被這酷炫的機械設定所著迷,家裡還擺著幾台 GUNDAM 模型,雖說我從來沒搞清楚這整個故事,鋼彈劇情不是善惡分明的簡單可言,日本卡通的迷人之處,總是可以在一個幻想虛構的世界裡,用該世界的邏輯,再疊上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,我想應該不是一般孩子可以看的懂的(關於這點我對日本小孩的理解力感到不可思議)。
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的兒童回憶裡面有「漢聲小百科」與「中國童話故事」的?崇洋的貴婦媽媽們,或許已經不流行這些了,深信從小就要受美國教育,可能會買「格林童話」、「愛莉絲夢遊仙境」等等的進口童書。
南韓藝術家 Wang Zi Won 汪子元(1980) 用近年來流行的 physical computing 方式,用機械與人偶的手法表現,探討自我與科技之間的依附,他認為未來的人類將會與科技做更緊密的結合,就像人與動物的角色進化到現代的關係,進而探討機械與人的相互為生及(反)烏托邦的議題。